报告时间:2022年7月2日(星期六)下午15:00-16:00
报告地点: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昇华楼616会议室
报告人:钱海生教授
工作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举办单位:9778818威尼斯,先进催化与反应工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可控化学与材料化工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报告简介:
光响应纳米结构材料吸收光子后,当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吸收体分子的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而处于激发态,而处于激发态的电子极不稳定,当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会以光或热量的形式释放能量,释放的热量导致吸收体局部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后导致热膨胀而产生压力波,这就是光声信号。产生荧光、可以用于荧光成像、部分可能会转化为热,可以用于光热成像,光热释放药物,光热治疗,因为隙间穿越,产生光声信号,可以光声成像;产生的光或者热通过能量转移给其他的分子可以产生活性氧,并用于光动力治疗以及能源应用。
课题组努力构建了金属硫化物半导体结构以及其与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的复合物等近红外光响应纳米结构体系,研究了能量传递的原理,并应用于药物的控制释放,光热/光动力治疗肿瘤。金属硫化物空心纳米结构由于其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光照下可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可被用于光控制化学动力学治疗肿瘤,光催化降解难分解有机污染物以及作为药物载体用于药物缓控制释放等,在纳米医学、能源以及环境化学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肿瘤乏氧的微环境给肿瘤的光动力治疗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上转换荧光纳米晶体与半导体复合可解决肿瘤乏氧治疗的难题,材料在近红外的照射下可以通过能量的转移不需要氧气存在的条件下产生高毒性的羟基自由基。而且这种纳米结构材料产生活性氧的效率比以往的有机光敏剂要高很多。
报告人简介:
钱海生,博士,教授,二级研究员,安徽省皖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博士后合作导师,全球顶尖前十万科学家。现任安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安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材料研究与工程转化中心主任,安徽医科大学先进医学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负责人,安徽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感光学会生物基功能大分子材料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感光学会青年理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分会造影技术分会委员(2019.10-),中国微纳米技术协会高级会员,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材料协会会员,美国纳米协会会员,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会员(肿瘤靶向治疗、纳米肿瘤学、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钱海生教授是第一届安徽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009年),Scopus青年科学之星(2010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20年),是SCI期刊Journal of Nanomaterials的编委之一(IF2020:2.98),是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Chemistry of Materials和Biomaterials等三十几种期刊特约审稿人。自2004年以来,致力于发展一些新颖的纳米结构,介入干预疾病的微环境与组织的多模态成像,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如:ACS Nano, Adv. Funct. Mater., Biomaterials, Bioactive Materials, Small, Chem. Mater.等上发表高质量论文17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80余篇;ISI检索被引用7400余次,H-因子48,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6项(第一申请人20项),授权18项(第一发明人15项)。